“容貌绝世,既秀美若仙,又明艳绝伦,冰肌玉骨,清若姑射仙子,天姿灵秀;武功轻灵飘逸,婀娜妩媚之中击敌制胜。”这是金庸在小说《神雕侠侣》中对小龙女的描写。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有无数美丽的女性角色,但若说哪个角色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“仙女”印象,小龙女无疑是其中之一。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,观众都对她印象深刻,尤其是杨过为何称她为“姑姑”这一点,成为了许多读者的疑问。
在金庸的小说中,第一次见到小龙女的杨过,心中对她的印象也很特别。小说中描述:“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,犹如身处烟雾之中,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。”紧接着,作者指出这位白衣少女便是活死人墓的主人小龙女,尽管她已年满十八岁,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墓中,不见阳光,再加上她修习的内功有助于减缓衰老,看上去比同龄少女显得年轻。由此可见,尽管小龙女当时大约二十岁,而杨过已经十四岁,两人之间仅有五六岁的差距,杨过却为何称她为“姑姑”呢?
有一段情节也许能为这个谜团提供一些线索:孙婆婆笑着说道:“这位龙姐姐是这里的主人,她问你什么,你都可以回答了!”杨过从石榻上翻身坐起,跳下床来,向孙婆婆和小龙女行礼,称:“弟子杨过,拜见婆婆,拜见龙姑姑。”孙婆婆提到的是“龙姐姐”,而杨过却直接称她为“姑姑”。这里的称呼是否有着特殊的含义呢?
实际上,金庸的小说多有原型和历史背景的借鉴,那么小龙女的形象是否与历史人物有所关联呢?在《神雕侠侣》的背景中,故事发生在南宋末年,当时杨过和小龙女携手抗击蒙古大军,解救郭襄,保卫襄阳城。历史上,在同一时期,确实有一位起义军女首领,被其部下称为“姑姑”,她的名字恰好也姓杨。
展开全文
那时,蒙古帝国的军队南下,致使金国的统治逐渐瓦解,女真贵族和地方地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加剧,导致山东、河北等地发生了反金的农民起义。杨安儿是其中一位重要的起义军领袖,他的妹妹杨妙真则被其战士尊称为“姑姑”。杨妙真以高超的枪法著称,所创的“杨家枪”闻名天下,甚至连其他门派的武学也受到了她的影响。“杨家梨花枪”以变化莫测、神妙无穷的特点,成为各大门派争相模仿的武技。
杨妙真被誉为“二十年梨花枪,天下无敌手”,不仅武艺出众,而且勇敢果敢,深得起义军战士的爱戴。她的战术灵活多变,使得她的起义军在抗金战争中屡屡获胜。1214年,杨安儿战死后,杨妙真接过了指挥权,继续领导起义军抵抗金朝。她的英勇和坚定,使她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女将之一。
杨妙真不仅精通骑射,还能带领军队打击金军,建立抗金根据地,她的勇猛事迹为后人传颂。在她的领导下,起义军的战斗力大增,她的名字几乎成为了抗金力量的代名词。1218年,她与另一位起义军领袖李全结为夫妻,二人共同对抗金、蒙、宋三国的侵略,显示出她非凡的民族气节和英勇的忠诚。
杨妙真被称为“姑姑”,不仅是因为她年长,还因为她的英勇无畏以及领导才能。与此相似,小龙女在金庸小说中的形象,身手矫健、心地纯洁,她的高洁气质和勇敢坚定的精神,可能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杨妙真的影响。尽管小龙女与杨妙真的背景不同,但两者都身处风雨飘摇的时代,勇敢担当,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人民。
因此,杨过称小龙女为“姑姑”是否有历史人物杨妙真作为原型的映射,似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可能。毕竟,小龙女的坚毅、善良与杨妙真那种坚定的民族气节有着诸多相似之处,金庸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借鉴了她的形象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