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年年属餍不汝厌,勇向上党人夸矜。
年年 nián nián每年。《宋书·礼志二》:“ 成帝 时,中宫亦年年拜陵,议者以为非礼。” 元 陆仁 《题金陵》诗:“忘情只有 龙河 柳,烟雨年年换旧条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卜算子·咏柳》词:“娇輭不胜垂,瘦怯那禁舞?多事年年二月风,翦出鹅黄缕。” 刘半农 《大风》诗:“呼啦!呼啦!好大的风,你年年是这样的刮,也有些疲倦么?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属餍(屬饜)shǔ yàn见“ 属厌 ”。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不 bù/fǒu《國語辭典》不 [ bù ]副否定詞。有不是、未、非等義。如:「不能」、「不法」、「不久」、「不容易」、「不好吃」、「拿不動」。與「就」連用,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。如:「晚上回到家的消遣,不是看書,就是聽音樂。」助用於句末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如:「醫生,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?」用來加強語氣,往往與「好」字連用。如:「這齣戲好不精彩!」、「誤會澄清了,心情好不輕鬆!」置於句中,用來調整音節,沒有特殊含義。《詩經·小雅·車攻》:「徒御不驚,大庖不盈。」漢·毛亨·傳:「不驚,驚也;不盈,盈也。」《楚辭·宋玉·招魂》:「被文服 纖,麗而不奇些。」漢·王逸·注:「不奇,奇也。」(「不」字在去聲字之前,變讀為陽平。)不 [ fōu ]名姓。如晉朝有不準。不 [ fǒu ]助表示否定。《史記·卷一○一·袁盎鼂錯傳》:「上問曰:『道軍所來,聞鼂錯死,吳楚罷不?』」同「否 」。表示疑問、未定。晉·陶淵明〈遊斜川〉詩:「未知從今去,當復如此不?」唐·李白〈秋浦歌〉一七首之一:「寄言向江水,汝意憶儂不?」同「否 」。不 [ fū ]名花萼上的蒂。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「常棣之華,鄂不韡韡。」汝 rǔ《國語辭典》汝 [ rǔ ]代你。《书经·尧典》:「汝能庸命,巽朕位。」宋·陆游〈战城南〉诗:「诏书许汝以不死,股栗何为汗如洗!」名参见「汝水 」条。姓。如明代有汝讷。厌 ( 厭 ) yàn厌 [ yàn ]嫌恶,憎恶:~恶(wù)。讨~。~倦。喜新~旧。不~其详。学而不~。满足:贪得无~。勇 yǒng《國語辭典》勇 [ yǒng ]形有胆量的、力气大的。如:「英勇」、「勇气」、「勇士」。《论语·宪问》:「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」副敢作敢当、肯负责的。如:「勇于负责」、「勇于改过」。名士兵。清朝军制称官府于军队编制外另行招募的士兵为「勇」。如:「乡勇」、「淮勇」。向 ( 曏 ) xiàng《國語辭典》向 [ xiàng ]名北面的窗户。《说文解字·宀部》:「向,北出牖也。」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「穹窒熏鼠,塞向墐户。」方位。如:「方向」、「晕头转向」。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卷四下·黔游日记》:「南北向皆有脊中亘。」意志之归趋。如:「志向」、「意向」。国名。周代诸侯国之一。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。姓。如晋代有向秀。动对著、朝著。如:「向阳」、「相向」。唐·刘长卿〈饯别王十一南游〉诗:「飞鸟没何处,青山空向人。」崇尚、景仰。如:「人心向背」。《史记·卷一二○·汲黯传》:「上方向儒术,尊公孙弘。」《新唐书·卷一九七·循吏传·贾敦颐传》:「咸亨初,敦实为洛州长史,亦宽惠,人心怀向。」偏袒、偏爱。如:「爸爸总是向著小妹。」临近、接近。如:「向晚」。唐·白居易〈东坡种花〉诗二首之二:「东坡春向暮,树木今何如?」形昔日、从前。晋·陶渊明〈桃花源记〉:「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」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凄凄不似向前声。」副一直以来、从来。如:「向来」、「向有研究」。《三国演义·第一四回》:「臣向蒙国恩,刻思图报。」方才、刚才。《金史·卷八五·世宗诸子传·永功传》:「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。」介表动作的方向、对象。如:「向前看」、「向人请教」。上党(上党)唐 李峤 墨 长安分石炭,上党结松心。唐 李白 詶张司马赠墨 上党碧松烟,夷陵丹砂末。唐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地雄韩上党,秩比鲁中都。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三首 雪浪石二首 其一 飞狐上党天下脊,半掩落日先黄昏。 ——《骈字类编》人 rén《國語辭典》人 [ rén ]名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如:「男人」、「女人」、「人類」。別人、他人。如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每人。如:「人盡皆知」、「人手一冊」。《後漢書·卷一八·吳漢傳》:「若能同心一力,人自為戰,大功可立。」某種類型、身分的人。如:「軍人」、「主持人」、「介紹人」、「臺北人」。人的品格和性情。如:「文如其人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「頌其詩,讀其書,不知其人,可乎?」宋·王安石〈祭歐陽文忠公文〉:「世之學者,無問乎識與不識,而讀其文,則其人可知。」姓。如明代有人杰。二一四部首之一。夸矜(誇矜)kuā jīn炫耀;夸张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两国相击,此宜夸矜见所长。”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:“夸,张;矜,大也。” 晋 陶潜 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行不苟合,言无夸矜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吴冲卿鵶树石屏》:“拙者婆娑尚欲奋,工者固已穷夸矜。”骄傲自夸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至若《诗》《书》所述 虞 夏 以来,耳目欲极声色之好,口欲穷芻豢之味,身安逸乐,而心夸矜埶能之荣。” 宋 宋祁 《王畿千里赋》:“不偪陋以取侮,不夸矜而役美。” 萧军 《羊》一:“它们这是在对人类夸矜么?还是怎样?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